【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半月談】九種體質養(yǎng)生之合理養(yǎng)生,先辨體質
你開始養(yǎng)生了嗎?你了解你的身體狀況嗎?你知道什么樣的養(yǎng)生方案適合你嗎?你還在跟風養(yǎng)生嗎?
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養(yǎng)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。然而,真正懂得養(yǎng)生之道者又有多少呢?往往是有人說綠豆可以治百病,就會有大批的人來囤積綠豆;有人說茄子可以防癌,就又有人蜂擁一般去買茄子。難道養(yǎng)生也可以跟風嗎?顯然是不可以的。沒有哪一種養(yǎng)生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,假如你還沒有弄清自己到底屬于哪種體質,那又何談科學養(yǎng)生。
同樣是喝涼茶,有的人會神清氣爽;有的人會腹脹、腹痛不已;而有的人則無明顯不適,但是夜間卻睡不著覺。同樣是吃人參、紅參,有的人可以從中吸收大量的養(yǎng)分;而有的人卻身體發(fā)熱,甚至流鼻血。同一種病,有的人吃一些藥就會好,而有的人吃同樣的藥反倒癥狀加重了。同樣的環(huán)境下,有的人會大汗淋漓,而有的人卻手腳冰涼,必須厚衣加身。
同樣是人,為什么差距就這么大?其實,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,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,億萬蒼生,人分九種,存在個體生理差異的原因很簡單,一句話:體質使然!
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,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(tài)結構、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(tài)等方面綜合的、相對穩(wěn)定的固有特質。根據(jù)體格、體能和適應能力這三個方面可以將體質分為平和體質、陽虛體質、氣虛體質、痰濕體質、濕熱體質、陰虛體質、血瘀體質、氣郁體質、特稟體質這九種類型。體質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、運動能力的水平。體質平和,才是我們生命活動、工作和學習的基礎。
中國人的九種體質,這是一個揭示身體真相的命題,是王琦教授和他的團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,歷經三十幾年的時間,在東方生命科學這個5000年的百花園里找到的答案。它的出世,不僅為今天的醫(yī)學模式提供幫助與轉型,更為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找到了個體化的基本保障。了解九種體質,找到自己身體的性格,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,他指出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主導的體質特征,這是我們體質的軸心,許多疾病都是由此產生,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些主導特征是什么,那我們就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超越那些等待我們的疾病陷阱。
九種體質認為,每種體質必定對應著某些疾病,9種體質,1種平和,8種偏頗,這8種偏頗的體質,就像通往疾病的8座橋梁,關鍵的,是要找到屬于你的那種體質,你正在走的那座橋。這樣的橋,每向前走一步,就離疾病更近一些,但是如果我們已經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座橋的秘密,提前看到它通往的不是美麗的風景,而是懸崖峭壁時,我們就能夠即時調轉腳步,向反方向行走,每走一步,就離疾病更遠一些。
在體質形成過程中,先天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但是人的體質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在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變化著的。良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,合理的飲食、起居,穩(wěn)定的心理情緒,可以增強體質,促進身心健康。反之則會使體質衰弱,甚至導致疾病。隨著人類物質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,人們對于健康和長壽的要求變得日益迫切。因此,如何保養(yǎng)體質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。改善后天體質形成條件,可以彌補先天稟賦之不足,從而達到以后天養(yǎng)先天,使弱者變強而強者更強的目的。
養(yǎng)生從“治未病”開始,而調理體質是養(yǎng)生的基礎,是“治未病”的必經之路。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保健醫(yī)生,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只有多了解醫(yī)學知識,多了解體質養(yǎng)生知識,在小細節(jié)上維護健康,才能讓身體保持在平和狀態(tài)。在以后的這段時間里,我會將每種體質的主要特征、易感疾病及保健方法分享給大家,讓我們共同學習怎么判斷自己的體質屬性,不同的體質易患哪些病癥,自己的飲食起居應該怎么做才是適合自己的養(yǎng)生方式。